2025年9月27日至28日,我院“同心有为”志愿服务队受邀赴浙江大学,参与2025年“两弹一星”精神大学生志愿者联合宣讲活动。本次活动由中国核工业集团有限公司、团中央青年志愿者行动指导中心主办。




27日下午,在浙江大学玉泉校区永谦活动中心B座的分组讨论环节,团队成员围绕“如何创新‘两弹一星’精神”“宣讲活动形式与传播路径”等议题,与复旦大学、南京大学等高校代表展开深度对话。交流后,志愿队明确了关键方向:宣讲应从“单一理论输出”向“沉浸式体验+多元化传播”融合升级,并进一步细化“身边人讲身边事”的故事挖掘标准,以增强后续宣讲的感染力与说服力。

27日晚,联合宣讲活动在浙江大学拉开帷幕。浙江大学党委副书记朱慧首先致欢迎辞,随后,中核集团总经济师黄敏刚、团中央青年志愿者行动指导中心主任赵博分别致辞。中国工程院院士邱爱慈作了题为《“两弹一星”精神——马兰精神》的专题分享。一系列致辞与分享,为精神传承锚定青年方向,深化了团队对“两弹一星”精神当代价值的理解。活动中,团队成员集中观摩了浙江大学的情景剧目《谁是王京》、南京大学的《马兰花》等作品。

根据日程安排,9月28日,志愿队成员前往嘉兴市海盐县秦山核电基地,参观中国核电科技馆与秦山核电厂区,通过沉浸式展项了解我国核能发展历程、近距离观察机组运行情况,感受现代化核电工业的严谨与高效。此次秦山之行,大家深刻体会到“热爱祖国,无私奉献,自力更生,艰苦奋斗,大力协同,勇于登攀”的“两弹一星”精神在当代核工业领域的落地实践与赓续传承。


此次赴浙交流,既是“两弹一星”精神宣讲的重要进阶,也是学院践行“五育五化”、以红色育人助推“德育内化”与“实践转化”的生动实践。未来,学院将紧扣“五育五化”要求推进宣讲提质:一方面以“青年化表达”融入创新经验,将精神融入德育日常,深化传播“认知”到“内化”;另一方面依托校际交流开展互动,以实践联动促“五育”融合,推动精神广泛传递,让红色宣讲成为“五育五化”落地的鲜活载体。
